建议
1、建立国家级研究课题,重点研究行业的竞争力:国家有关部门应立即着手开展行业竞争力分析课题,重点研究行业的能力、市场环境、产品成本分布、国际接轨的障碍,以此为基础,制定我国的压力容器产业政策,发展民族工业。
2、建立国际化工程公司,以此带动和促进行业的发展:推动我们的工程公司掌握核心的技术,以我国的标准为基础制定工程规范,带动压力容器行业的繁荣发展;
3、加强标准的基础技术研究,国家和全行业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基础技术研究如:
• 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;
• 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;
• 无损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的研究;
• 各种材料的外压曲线制定原则
• 冲击试验的各种试件尺寸和测量方法的影响
• 结构应力分析设计方法等。
4、完善和改造标准体系,实现标准互认
• 目前中国压力容器标准仍然是以借鉴先进国家标准技术内容为主,由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不足,有关本国材料的基础数据尚不完善,特别是材料的外压曲线、高温性能、疲劳数据等亟待完善和充实。
• 目前我国的技术标准还是生产标准的框架模式,应该进行系统的研究,进行框架模式的改变,使之适应于贸易标准的要求。
• 在积极参加 ISO/TC11 国际标准活动的同时,应认真研究我国标准的技术内容与国外标准相应内容的差别,尽量采用国际通行的标准。
• 应刻意宣传和在国际项目中推广应用我国的压力容器标准,加大标准外文版工作的力度,在已有 GB150 、 GB12337 和“容规”英文版的基础上,加速 GB151 、 JB4708~JB/T4709 和 JB4730 的翻译工作,以适应标准国际化注册和压力容器生产国际化的需要。